前言
早在2017年,《漫威蜘蛛俠》的開發商Insomniac曾在公開場合信誓旦旦,遊戲將“永遠不會登陸PC”,即便是在2020年《地平線:零之曙光》確認登陸PC后,Insomniac還多次強調《漫威蜘蛛俠》的PS主機獨佔身份。
* 更多遊戲評測 丨→ 點擊前往>> 17173鮮游評測站 <<
憑藉蜘蛛俠的高人氣和同名遊戲的高品質,《漫威蜘蛛俠》甚至成功帶動起索尼主機的銷量。不過在《地平線》及《戰神》相繼登錄PC之後,《漫威蜘蛛俠》PC版的到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即便它使“Only on PlayStation”的口號淪落為玩家間調侃的熱梗,但不得不承認,出色的遊戲理應讓更多的玩家能得以體驗——從玩家角度看,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感謝索尼的邀請,我們提前遊玩了《漫威蜘蛛俠》PC版。結合我們完整的遊戲流程,製作組對待PC版的態度究竟是認真復刻還是敷衍了事呢?
漫改遊戲新標杆
在遊戲界,漫改遊戲是一個翻車無數的黑洞,庸作、渣作佔了絕大部分的比例。一部分原因是漫畫動畫、電影電視劇雖然和遊戲同屬媒體,卻隔行如隔山,相互移植時不適配的尷尬頻出,另一部分原因是很多開發商拿到授權之後,都是抱着割一波韭菜就走的心態,哪裡會沉下心去斥巨資去開發一款大型遊戲呢?
自從Rocksteady 用蝙蝠俠IP的《阿卡姆瘋人院》為漫改動作遊戲樹立了新的標杆,在之後漫長的9年時間裡,似乎再也沒有一款同類遊戲能達到同等高度,直到索尼第一方《漫威蜘蛛俠》的出現,將漫改遊戲推向了新的高度。
為什麼是索尼獨佔呢?蜘蛛俠是漫威漫畫的台柱,人氣長年第一,也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超級英雄之一,漫威卻一直沒有辦法將他拍成電影,因為整個蜘蛛俠世界的電影拍攝版權全牢牢地掌握在索尼手中。別說蜘蛛俠漫威沒法拍,旗下包括毒液、章魚博士等知名反派也沒法用。
於是索尼和漫威進行了一場交易——漫威將蜘蛛俠帶回了漫威電影宇宙,加入復仇者聯盟,而索尼可以研發蜘蛛俠IP的獨佔遊戲,因為得到漫威授權,還能堂而皇之地將“漫威”二字打進遊戲名里。
索尼對待蜘蛛俠的態度不是榨乾價值就扔的那種,顯然還是想好好長線經營的,從對《漫威蜘蛛俠》遊戲不遺餘力的砸錢宣傳就可見一斑。
當《漫威蜘蛛俠》上市后,三天全球銷量破330萬,成為當時PS4平台銷售最快的第一方遊戲(這還不包括 PS4 Pro 的同捆版銷量)。這樣的成績,除了索尼的高調宣傳奏了效,遊戲本身的品質過硬也是重要原因。
一款取悅大部分玩家的遊戲
在《漫威蜘蛛俠》中,玩家可以操作蜘蛛俠,在紐約繁華都市的天際線跳躍穿梭、行俠仗義。利落的動作、爽快的打擊感,配合粒子特效的大招和花里胡哨的小道具,可以打出看起來就很爽的操作。
尤其是蛛絲擺盪系統堪稱一絕,將爽快感和刺激性做到了極致,以至於很多玩家不願意利用快速旅行系統,寧願一路盪過去,感受那份翱翔天際般的行雲流水。
雖然任何英雄冒險都不能沒有起源故事,但作為遊戲的《漫威蜘蛛俠》略過了起源的故事,直接把一個相對成熟的彼得帕克推給了玩家們。這樣做的好處是方便玩家快速代入角色,把遊戲的重心放在探索開放世界上,而不是像重啟了多次的蜘蛛俠電影,一次又一次讓受眾經歷“成為蜘蛛俠”的過程——蜘蛛俠的醒悟太遲、成長緩慢,是很多人詬病MCU蜘蛛俠的重要一點。
對於硬核玩家來說,《漫威蜘蛛俠》最多是個8分遊戲,至多是流水線爽游中的巔峰之作。但是對於大眾玩家而言,《漫威蜘蛛俠》已經能夠充分滿足他們的各方面需求:
首先是易上手、門檻低。《漫威蜘蛛俠》的戰鬥系統沒什麼深度,隨便按鍵就能打出漂亮的連擊,打得敵人滿地找牙,也打得玩家心裡樂開花。然後是劇情刺激、畫面逼真,要有電影的感覺,這樣就能吸引到超級英雄電影愛好者,特別是氣氛要輕鬆明快、過場要精雕細琢、爆炸場面要宏大、主人公要帥,一如標準好萊塢爆米花片給出的爽快體驗。
淺嘗輒止的開放世界要素,對於路人玩家來說反倒是一件好事,開放世界太複雜反而會讓小白們無所適從,適當引入開放世界,做出一張可以亂逛的大地圖就足以讓大部分玩家甘心情願地買單。
PC畫面再進化
眾所周知,《漫威蜘蛛俠》在PS4初版發售前期陷入了“縮水門”,迫使Insomniac出面澄清,這說明,畫質一直是本遊戲重要的評價維度之一。此次將遊戲移植到PC版,在整個遊戲不做改動(最多將DLC《不夜城》和額外的任務挑戰整合於一體,相當於PS平台年度版)的情況下,唯一區別恐怕就是畫面上的區別了。
在當年的PS4機器上,遊戲的畫面能擠進PS4遊戲的一線梯隊,背景的陽光、地面的積水和反光都挑不出毛病,戰鬥時的特效也讓人滿意。汽車翻滾濺出的火花、Boss戰時滿屏的炫光,讓人有種在看好萊塢大片的錯覺。這還都是建立在普通版PS4的基礎上,在PS4 Pro和PS5上的表現更好。
到了PC上,畫質的表現進一步提升,表現在紋理更清晰、色彩更深邃、陰影效果更強。為了適配電腦顯示屏,遊戲支持包括16:9、16:10、21:9、32:9和48:9在內的多種屏幕分辨率配置,支持包括NVIDIA DLSS性能提升和NVIDIA DLAA圖像質量增強等技術,支持使用有線USB連接PS5控制器,手柄操作的感覺遠胜鍵盤。
對於2022年的電腦用戶來說,配置要求也算得上親民:遊戲最低配置要求為GTX 950,推薦配置要求為GTX 1060,4K光追配置要求為i7-12700K + RTX 3080。我們的測試機器基於RTX 2060S+i7-10700平台,打開最高畫質、光追、無DLSS,就可以穩定在1080P 60幀,享受絲滑;在RTX 3070顯卡加持下則可以達到原生4K 60幀。
結語
遊戲唯一被PC黨詬病的可能是價格問題,379元的售價對於一款首發於四年前的遊戲來說的確偏高,比PS的年度版價格還高上一大截。能毫不猶豫買單的主,要麼是不差錢,要麼是覺得自己省下了購置一台PS4/PS5的錢,要麼就是對小蜘蛛有着不計代價的熱愛。
對於PC玩家而言,本次移植順帶着另一個好消息:當紅蜘蛛在PC上開賣,黑蜘蛛的《蜘蛛俠:邁爾斯》的降臨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