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steam版值得買嗎?遊戲上線也有一周的時間,有些玩家還在觀望,為了便於大家有所參考,這裡給大家帶來了Sea of Craft遊戲評測心得分享,一起來看下吧。
Sea of Craft遊戲評測心得分享
建造系統體驗
作為一款物理沙盒遊戲,物理效果越真實,帶來的沉浸感則越強。在體驗沉浮這款遊戲時,我發現遊戲將海洋還原得非常真實,簡直可以說是一個“海洋模擬器”。
初入遊戲,在簡單易懂的新手教程中,我發現在駕駛船隻的過程中,每一個海浪的涌動,都會給船隻帶來不同方向的推力。細緻入微的海洋模擬和物理效果,帶來了異常真實的遊戲體驗。
俗話說“學好物理化,走遍全天下都不怕”,很不幸的是我的物理知識儲備兩並不是很充足,所以在前期遊玩的時候碰了很多釘子,往往造完船隻剛剛航行一段距離就“翻車”了。不過,隨着循序漸進的單人關卡,慢慢的我也學會了一些建造船隻的“小竅門”。
因為是在海上航行,所以玩家在建造載具時的不僅要注意船隻本身的平衡,更是要注意“浮力”這一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玩家在建造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載具的浮力是否大於等於重力,若是超重,則船隻會直接沉入海底。
同樣的,“重力”這一因素在海面上也顯得由為重要。
在反覆的嘗試下,我發現想要載具沒那麼容易側翻,最好還是要不斷調整船隻的重心,盡量將其平衡在中央。
重心不能太偏
而如何顯示重心呢?其實很簡單,只要將界面右方“高級信息”點開,點擊“顯示重心”按鍵便可。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遊戲細緻入微的建造系統。可以說,遊戲不但是一款“海洋模擬器”,更是一個“編輯工具模擬器”。
在建造模式中,遊戲提供了一整套的編輯工具——畫面右方便是一些關於調整船隻細節的按鍵。
而你可以通過點擊按鍵,調出各種不同的模式。例如你可以點擊“移動”按鍵,顯示物體的3D軸,進行精細調整;也可以使用“合併”按鍵將物體組合成一體,方便後續的操作。
雖然這些類似建模的按鍵,在初看之下顯得有些複雜,但是習慣之後還是非常順手的。
或許是為了更方便快捷地建造,遊戲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快捷鍵:【ctrl+z】可以撤銷操作,而【鼠標左鍵+alt】則能夠消除物品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快捷鍵。
可以說,只要你花費一定時間在建造上,在熟練使用之後,遊戲的建造系統使用起來還是非常得心應手的(尤其是在建造大型艦船時)。
而在這樣精細的建造系統中,玩家可以選擇的物品也多種多樣。
各種武器(甚至還有近戰武器)可以說是滿足了軍火愛好者的期望,而武器的靈活組合也給戰鬥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實際行動中,玩家也可以按住TAB鍵靈活切換武器的類型,頗為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建造模式中還擁有着大量的裝飾,且遊戲還增加了給載具的噴漆的功能,這或許會讓一些熱愛“客制化”的玩家感到非常興奮吧。
遊戲模式
作為一款以“海戰”和“物理沙盒”為題材的遊戲,沉浮的核心玩法就是通過搭建各式各樣的戰艦來進行海域冒險和多人對戰。
目前我們能夠玩到的模式主要有四個:單人關卡、多人戰鬥、大場景PVE以及創造模式。
單人模式下,遊戲目前推出了5個章節。每個章節的主題各異,且都擁有10個關卡。單人關卡也很好的結合了新手教程和實戰體驗,讓玩家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積累造船和海戰的經驗。
不過單人模式也不是“一個人的戰鬥”,遊戲在每個關卡中也設置了“排行賽”,誰能夠成為“海上王者”,還需要玩家自己琢磨通關方式,另闢蹊徑了。
在關卡中,還設置了目標、引導與星級挑戰等等附加項目。
同時,這些附加的挑戰也相應的能夠得到貨幣獎勵,玩家可以在商城中花費“榮耀貨幣”獲取一些外觀上的獎勵,或多或少也能夠增加挑戰的動力。
這樣風格各異和帶有挑戰性的關卡,不由得讓我想到了一些“任系”遊戲。相信無論是“探索型”玩家,還是“成就型”玩家,都會得到非常多的樂趣。
這樣的“闖關模式”,其實也是給多人戰鬥打下了基礎。遊戲中多人戰鬥分為PVP和PVE。
PVP模式需要完成單人模式第二章節中的“海上大力士”(第四個)關卡,才可開啟遊玩(樣做或許也是為了讓玩家不至於在一頭霧水的情況下被其他玩家虐菜)。
至於PVE,遊戲則給予了一個開放的海域,讓玩家通過佔據據點,解鎖更多技能,稱霸這片大海。
不過還是要說一下,相較於誠意十足的遊戲模式,沉浮的BGM則顯得比較單調——遊戲全程只有一首以舒緩為基調的背景音樂,而這樣的音樂讓玩家在參與海戰時會感覺“少了點什麼”。希望之後能夠引入更多種類的音樂,帶給玩家更好的體驗。
當然,作為一款沙盒遊戲,創造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創造模式分為沙漠綠洲、擬真群島、無盡海洋。玩家可以在這樣的無盡模式下盡情地建造船隻。
值得一提的是,在“沙漠綠洲”這張地圖中,玩家居然還可以在“擬真群島”中建造水陸兩用的載具,可以說是極大地提高了遊戲的創造上限,給予玩家更多的選擇。
還在糾結要不要入手遊戲的玩家,可以先看下上面玩家總結的Sea of Craft遊戲評測心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更多內容可以點擊相關攻略查看。
該攻略收集整理自網絡,如果您是原作者需要署名,請聯繫我們。